禽业频道 >> 当前新闻  

勃林格殷格翰:一揽子方案整体应对鸡传支的长期挑战

来源:国际畜牧网  2018年05月23日  点击:5739


2018年4月18日,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Ingelheim)传支整体解决方案暨变异传支疫苗上市发布会在云南昆明举行,在家禽业界300余名与会者的见证下,勃林格殷格翰发布了两款变异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的新产品。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支,IB)是由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从疾病的病原分型来看,IB目前报道的有超过30个血清型,另外还有一些变异的中间类型。

由于变异株普遍存在,新的毒株不断涌现,IB不能像其他诸如禽白血病等的疾病一样可以考虑疾病净化或根除,这意味着与IB的斗争将是长期的。正如勃林格殷格翰大中华区动物保健业务负责人郎世峰博士在发布会开幕致辞中所说:“从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来看,其实挑战来自于一些变化,事情在变,环境在变,人也在变。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趋势和挑战就是,我们如何能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如何保证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的发展。”


勃林格殷格翰大中华区动物保健业务负责人郎世峰博士

经典疫苗株与流行毒株差距大

在应对IB这个问题上,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曹永长教授的报告更是印证了IBV “变”的艰巨挑战。曹永长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流行动态与综合控制》的主题报告中表示,2013年5月~2017年5月,从中国17个省市送检的600余份病料中分离鉴定390株IBV,按发病临床型分类统计:肾型320株,占82%;呼吸型43株,占13%;生殖型27株,占5%。其中,肾型尤以广西、湖北、广东、江苏、福建、湖南为多。按发病日龄来分析,10~40日龄分离株占所有分离毒株的3/4。10日龄内、40日龄以后发病率则明显降低。呼吸型IB主要发生在50日龄以内的鸡群,肾型IB在各个日龄鸡群中均有发生;产蛋鸡感染IBV后,死亡率较低,主要表现为产蛋率和蛋品质双双下降。

曹永长说,中国大陆IBV仍在不断变异,至少存在7个基因型。类QX型毒株是目前国内主要流行的基因型。390株与大多数国内参考毒株聚类于7个进化分支,即7个基因型。QX型、TW1型和4/91型是目前国内主要的三种优势基因型。中国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疫苗株H120、H52属于MASS型(麻株,2014年之前),与流行毒株QX型、TW1型进化距离较远。QX型IBV在所有调查省市均有分离,占绝对优势地位;TW型IBV大多数省市有分离,在广西、广东、湖北等部分省市所占比例较大;4/91型IBV在广西、湖北、广东、安徽分离数量较多。

“在调查期间(2004年~2017年)4/91型毒株始终稳定存在,约占10%。IBV毒株之间的重组经常发生。”曹教授表示,IBV主要以空气传播形式为主,通过呼吸、粪便排出体外。然而,中国养鸡场生物安全最为薄弱的环节是难以进行空气污染的控制。因此,IB主要需进行麻株和变异株疫苗相结合的防控策略,加之鸡传支同时存在多种变异株,长期监测和及时发现新的变异株是控制IB的前提条件。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曹永长教授

英国利物浦大学家禽传染病教授、家禽呼吸系统疾病组负责人KannanGanapathy博士是家禽呼吸系统疾病领域全球公认的知名专家,同时也是欧洲和(英国)皇家外科兽医协会的专家。他在这次发布会《欧洲的鸡传支流行及防控策略》的主题报告中表示,临床上发现的呼吸系统病变不能单纯从鸡传支方面去应对,而是要有一个一揽子的方案来攻克。

在结合欧洲和中国的传支病毒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时,Ganapathy博士指出,减少由于鸡传支造成的损失,生物安全是一切因素的基础,其次是生产管理,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

因为它和小鸡最终的生产性能直接相关。此外就是关注免疫病所带来的困扰,而当这一切的工作都做好之后,就可以聚焦于疫苗和疫苗的免疫,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Ganapathy博士说,对于鸡传支的防控,现在更为人们所熟知和接受的就是“保护型”这个概念,传统的方式使用的是“同源”的单价疫苗,比如用H120和M41,实际上就是同源的毒株进行相互的作用。Ganapathy博士通过一个在欧洲非常认可的试验方法—纤毛停滞试验来介绍对鸡传支疫苗效力的评估:试验首先是给1日龄的雏鸡接种疫苗,然后在接种后的21天攻毒。攻毒后5~7天,将攻毒后的鸡只实施安乐死后取出其气管,并评估气管截面的纤毛活动。

Ganapathy博士说,IB在不断变化,免疫的程序中麻州和变异株疫苗的结合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免疫策略一定要合理地应对IB的挑战,“以变治变”。


英国利物浦大学家禽传染病教授,家禽呼吸系统疾病组负责人Kannan Ganapathy博士

同源性更高,保护力更大

IBV毒株不断变化给家禽防疫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进而影响养鸡场的健康养殖和盈利水平。因此,针对变异毒株研发新疫苗对家禽产业链的持续发展显得非常必要。今次发布会上,勃林格殷格翰推出两个IB疫苗新品—支益灵®(NNA株)和倍支灵®(LDT3-A珠)正是因时而生、应需而生。

勃林格殷格翰中国家禽研发资深经理吴荣春在《支益灵®(IB NNA)研发分享》的主题报告中介绍说,NNA疫苗株遗传进化分析表明,与经典4/91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0%,氨基酸同源性为88%。同时,NNA株疫苗对QX型BV毒株具有更好的交叉保护性。在NNA的安全性方面,连续回传6代靶动物,未见基础种毒毒力增强;经喷雾免疫接种(10X),对1日龄普通商品鸡安全,同时与VG/GA+H120经点眼&滴鼻免疫接种,对1日龄普通商品鸡安全;对于产蛋高峰期蛋鸡,经点眼免疫接种不影响产蛋,且对1日龄普通商品母鸡经点眼&滴鼻10倍剂量接种,不损伤生殖系统,不影响产蛋。

吴荣春表示,保证疫苗的稳定,一方面要求有完善的质量体系,一方面要求有好的工艺。在建立自己研发基础设施的同时,勃林格殷格翰还与专业第三方团体合作打造可靠的质量体系。在有效性方面,吴荣春分别从临床观察、病毒再分离以及气管纤毛运动三个法规上的有效评估方法进行了诠释并通过具体试验进行具体的分析。


勃林格殷格翰中国家禽研发资深经理吴荣春

“尽管MASS型疫苗H120株在中国普遍应用,但致病型和非致病型的MASS型毒株仍然在免疫鸡群中存在和流行。”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韩宗玺在《倍支灵(LTD3-A)疫苗研发及使用效果分享》的主题报告中说,MASS型疫苗H120株不能对中国目前普遍流行的QX-like或LX4-like毒株提供完全保护,也不能对变异流行毒株提供完全保护,致使中国免疫鸡群频繁发生鸡传支。

韩宗玺表示,中国IBV流行株分布于多个基因进化群,主要流行毒株为QX-like或LX4-like毒株,与目前用于IB预防的主要活疫苗属于不同的基因进化群。针对培育疫苗株的评价结论认为,LDT3-A对中国流行毒株的保护效果明显好于MASS型疫苗,是优异的疫苗候选株。LDT3-A对肉鸡增重、产蛋鸡产蛋率及孵化率均无显著影响,同时其效力是安全和稳定的。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韩宗玺

勃林格殷格翰全球家禽技术服务负责人Stephane Lemiere博士在《全球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防控进展》的主题报告中强调育雏阶段H120结合NNA株、育成鸡阶段结合NNA和LDT-3的免疫(如:3周龄时免疫NNA,7~9周龄时免疫LDT-3)、产蛋前使用含M41株病毒的灭活联苗(如与ND、EDS等的联苗)加强免疫是预防IB的基础。类QX高感染条件下,LDT-3可以提早使用。


勃林格殷格翰全球家禽技术服务负责人Stephane Lemiere博士

联用异源毒株进行免疫

勃林格殷格翰中国家禽业务负责人宣大蔚结合新发布的产品,向与会代表作了《勃林格殷格翰传支免疫整体解决方案》的主题报告。宣大蔚认为,当前国内鸡传支的流行现状和防控难题主要有4个方面:首先,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流行的鸡传支毒株基因型多而复杂;第二,鸡传支病毒的基因分型与血清分型不完全一致;第三,现有MASS株鸡传支疫苗对流行毒株的保护力差;第四,真假难辨的变异株疫苗干扰防疫效果。


勃林格殷格翰中国家禽业务负责人宣大蔚

Stephane Lemiere博士表示,IBV MASS(GI-1)大多数为麻州血清型病毒,有相应的疫苗(H120活疫苗,M41灭活疫苗);GI-13多数为793B血清型病毒,有相应的疫苗(国外是CR88,中国是NNA活疫苗);GI-19多数为类QX血清型病毒,有相应的疫苗(中国:LDT-3);GI-16多数为Q1血清型病毒,无相应疫苗-交叉保护。

“在中国及全球,有众多变异的鸡传支出现,MASS+793B的免疫策略可以减少一些变异毒株所带来的损失。联用异源毒株进行免疫(MASS+793B)增强了局部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力。” Ganapathy博士如是说。

“经过二十几年鸡传支的挑战,业界慢慢倾向于这样的共识:首先,鸡传支病毒可能会长期存在,其防控不可能去提净化;其次,需要两个或多个不同血清型的鸡传支病毒活疫苗联合免疫,这样可应对多种类型的传支流行毒株。”宣大蔚分析道,鸡传支的防控现在强调“早期免疫+交叉保护+母源抗体+免疫抑制”。

这4大关键点正是Ganapathy教授所提出的鸡传支防控策略,现成为包括蛋鸡、种鸡以及肉鸡通用的“鸡传支防控黄金法则”:交叉保护,公认有效的保护型,MASS疫苗+变异疫苗联合使用;早期免疫可尽早启动机体粘膜免疫反应,建立第一道特异性免疫防线;高水平的母源抗体和循环抗体能够减轻病毒对实质性器官(肾、卵巢、输卵管等)的损伤;健康的免疫器官是良好免疫应答的基础,同时可以缩短鸡传支疫苗病毒的排毒时间。

声明:本网站凡注明有“【独家】”的内容,其作品制作权均属国际畜牧网所有。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国际畜牧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详见本网版权声明及豁免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