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业频道 >> 当前新闻  

中国第一代“人造肉饼”来了,竟然是金字火腿做的

来源:今日股市新闻  2019年10月15日  点击:2455

10月11日,金字火腿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字火腿”)与美国杜邦公司技术合作生产的人造肉产品在天猫正式预售,售价为118元4片,并将于10月下旬陆续发货。

由此,金字火腿成为了国内首家真正上市销售人造肉的企业。此消息公布后,该公司股价一度涨停,市值增长近5亿元。

此次推出的人造肉植物肉饼以非转基因大豆等植物蛋白制成,具有牛肉的质感和口感,每100g肉饼中含有蛋白质11.7g ,略高于每100g 鸡蛋白的蛋白质含量(11.6g),主要面向健身、素食及养生人士,食用方法为解冻后煎食。


图片来源:金字火腿天猫旗舰店

据介绍,金字火腿人造肉产品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已完成产品标准备案并取得生产许可证,现已开始生产。

金字火腿借“大热门”人造肉炒作,也许得不偿失

金字火腿是想跨界做一家人造肉开创性企业呢,还是未来打算用人造肉做金华火腿?答案不可能是后者。那么,金字火腿做人造肉的战略目的是什么?是炒作概念拉高股票还是真的开拓新的战略市场?

比尔盖茨曾讲过一句话:“人造肉和犁,同为改变世界的突破技术。”

今年五月,随着BEYOND MEAT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首日股价创下涨幅163%的记录,彻底点燃了市场对于人造肉的热情。由于人造肉跟传统肉类相比能够更好地解决粮食短缺危机,不用杀死生命来获得食物的同时减少畜牧导致的碳排放量,在宗教、文化、营养及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得人造肉市场具备了一定的增长潜力。

金字火腿做人造肉,能够收到BEYOND MEAT在美国纳斯达克同样的效果吗?如果仅仅炒作概念,给自己的股票以信心,暂时有点效果,但是,要想持续有效果,企业就必须真的在人力和科技上投入。

目前,全球范围内主要有两种不同类型的人造肉。一种像BEYOND MEAT、金字植物肉饼那样的植物性人造肉,用豌豆蛋白、大豆、小麦、马铃薯和植物油来还原动物肉的质地和口感;另一种则是从动物身上提取肌肉组织,放入生物反应器进行培育。该种技术尚在实验环节。

关键是金字火腿是一家老牌的成功企业,不是为人造肉而生的。传统火腿与人造肉市场,目前尚不好确定哪个更有前景,哪个对金字火腿企业的发展更有帮助。但是有一样是肯定的,战略上不能骑墙,两块业务事实上会此消彼涨。因此,作为一个已经在金华火腿领域占据老大的企业,不应该用老企业老品牌尝试新品类新市场,将会得不偿失。

金字火腿应担当中式火腿崛起的重任

金字火腿,是在历史悠久的区域公用品牌“金华火腿”之上打造的商业品牌,2010年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成为“中国火腿第一股”,拥有非常宝贵的品牌资产。

金字火腿是一家传统肉制品的食品加工企业,主营火腿、香肠、酱肉等肉制品,拥有“金字火腿”“巴玛火腿”等知名产品,是火腿行业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并已建立起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同时,公司还积极拓展香肠、酱肉、腊肉等传统特色肉制品。

从原料选取到火腿制作,这家传统企业一直遵循古法工艺。然而面对日趋激烈的同质化竞争,如何吸引年轻顾客,开拓更大市场?神农岛曾就金字火腿的经营战略采访神农岛首席顾问、福来咨询董事长娄向鹏,在他看来“金字火腿需要回归主业,做深做透,立足自己的根,找到自己的魂。”

“中式火腿市场真的不好做吗?但是意大利帕尔玛和西班牙伊比利亚为代表的西式火腿已经成为西方生活的一部分,表现并不差。在消费升级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驱动下,人的消费是在往上走的,同时中西方文化交流很多,因此红酒在中国这些年的增长比较好,也正是拥有悠久历史的火腿发展的好机会。人口仅为4700多万的西班牙,一年火腿产量达到4000多万条,平均每人每年要消费一条火腿,而在中国目前火腿每年总产量不过500多万条,市场潜力巨大。”

“我们中式火腿和西式火腿虽然不一样,但至少在同一个大品类之下。在西方,火腿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而在我国却是一个没落的品类,这就是因为老大有很多该做的事情没有做。”

娄向鹏鼓励金字火腿多去跨界合作。他说,“火腿自带提高人的审美情趣、消费品位的基因,非常适合与红酒、茅台、高端酒店、会所、汽车、地产跨界合作。现在消费能力和消费观点提升了,中西生活方式相互融合,恰恰为中式火腿崛起提供了机会。”

而事实上,金字火腿正在这方面努力。巴玛火腿作为金字旗下高端发酵肉制品品牌。与国内众多知名高端酒店、餐饮品牌、航空公司、会所、酒庄等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亮相京沪高铁、沪杭高铁、航空头等舱、知名五星酒店和高端红酒庄品鉴会。

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只想蹭热度,到头来开了别人家的地,荒了自家的田。如果金字火腿企业看好人造肉市场,那么就要投入人才和技术,踏踏实实地做,并且要用新品牌来做。做好了,不会与火腿此消彼涨,失败了,不会拖累老企业和老品牌。

声明:本网站凡注明有“【独家】”的内容,其作品制作权均属国际畜牧网所有。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国际畜牧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详见本网版权声明及豁免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