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新闻  

猪价告急、仔猪告急、母猪生产性能告急!

来源:新牧网  2020年04月28日  点击:3333

猪价上天的时代,闯过了非洲猪瘟却把利润丢在母猪性能上,恐怕是养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2020年的猪市,全行业都是普遍看好的,认为有猪就有钱,只要不发非瘟就可以躺着赚钱,然而事实上,在这个有猪就赚钱的时代,猪场生产成绩依旧天壤之别。

猪价告急、仔猪告急、母猪生产性能告急!多养活一头猪也天壤之别

很多养猪人说,“不发瘟就发财”,的确没错。防住非瘟是保证赚钱的基本条件之一。但是在如今前所未有的高猪价时期,养猪人仅仅满足于把猪养活的水平吗?不夸张地说,也许再过几十年都不会有如此利润丰厚的时期了。那么养猪人为何不把养殖和防疫工作做到尽可能完美呢?多养活一头小猪就是几千元的收益,放到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所以不但要重视防控非瘟,整个猪场的母仔猪生产性能也要重视起来。非洲猪瘟给中国养猪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整个母仔猪产能体系造成了重大影响,既造成了母猪供应紧缺,又导致能繁母猪繁殖性能大幅下降。而如何尽可能保障母猪的生产性能是当前猪场面临的难题。


据有关数据显示,当前母猪繁殖性能差异明显,有较大不稳定性。

2020年母猪整体质量下滑?

从农业农村部数据看,能繁母猪存栏数2019年9月下降至最低点,同比降幅达38.9%,而后逐渐回升。按照统计局数据,2020年一季度末能繁殖母猪存栏达到3381万头,比2019年四季度末增长9.8%。但行业仍面临优质母猪匮乏的困境。


能繁母猪存栏数触底后,逐渐回升。

非瘟引发一串连锁反应,从种猪产能的削减开始,行至中局市场缺口显现、价格暴涨,再到需求和利润刺激下采取各种方法迅速增加供应,非洲猪瘟对产能带来的潜在影响将比表面上的母猪存栏增减更加深远。

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对种猪产业影响最大的是国家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的有效实施,影响国家和区域层面联合育种的发展进程。育种操作层面对于选种选配影响较大,部分优秀种质资源存在丢失的可能,导致祖代、父母代种猪性能退化,最终传到到商品群,表现为经济性状(PSY/料肉比等)的下降,生产成本的提高。

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种猪一方面过度的杂交、回交,另一方面选育率大幅上升,淘汰率大幅下降,较劣性状与优质性状混杂,其结果将导致母猪群杂合度高,整体生产性能的下降难以避免。近期已有猪场反映能繁母猪在后备培育阶段容易出现肥胖的情况,导致发情不明显、配种阶段成功率低、返情率高等问题;同时,骨骼发育较差,容易出现肢蹄病,泌乳质量差、产程长;后代仔猪阶段性状不稳定,免疫应答水平不稳定,成活率不高。

业内多位专家曾表示,我国过去十年的育种工作可能因此付诸东流。在《农财智库2020种猪调研报告》中,有 72.73% 的种猪企业认为,育种工作在此番过后要重新开始做;51.06%的种猪场认为种猪基因会变得混乱;46.81% 的种猪场认为将导致种猪生产能力的降低。

因种源缺乏,很多猪场采用育肥三元母猪留种。有的养户表示,三元母猪在发情率、产仔数等方面都比二元母猪差,三元母猪综合繁殖效率比二元母猪下降15%左右,也是当前必须关注的问题。

稳产关键期,母仔猪反而面临更大的疾病压力?

广东某国家核心育种场负责人告诉记者,受各种因素影响,结合料肉比等其他性能来计算,2020年一些母猪后代造肉成本将增加30%-40%,很多母猪平均比正常年份少产2头仔猪。当然,在当前高猪价的时期,这些看起来问题不大,预计在猪价13元以上都有利润空间,但如果能提升经济效益又何乐而不为呢?

母猪少,母猪质量下滑,母仔猪疾病压力大,是2020年养殖户面临的普遍现状。

步入2020年,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禽生产工作形势无疑比往年更加复杂严峻。北京农学院动物医学院教授任晓明告诉记者,“就各方反馈情况分析,当前流行猪病主要有三种表现明显。首先是仔猪腹泻,尤其在产房发生情况比较严重,慢者产后3-5天发病,快者产后当天就有腹泻情况,在当前春季南北方均有发生,而且北方比南方严重。其次疑似伪狂犬病例时有发生,还有细菌性感染疾病发生率增高”。

宁波绿康源技术总监潘光华也告诉记者,目前猪场产房乳猪腹泻和断奶仔猪腹泻的问题在春季较为严重。而回顾去年历史,随着气温回暖,非瘟猪瘟疫情反弹的压力也非常之大。

山东农业大学刘思当教授就认为,当前高致病性流行性腹泻的防控难,其中一点原因就是,仔猪主要通过免疫的母猪获得保护,所以防控的效果取决于母猪。而部分猪场后备猪和一胎母猪的免疫效果不扎实。

同样针对当前母仔猪的健康管理,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自逵认为猪场采取的过度的生物安全防控,打破了环境中微生物互相牵制的平衡,可能致使支原体感染和其它病毒性疾病全面发作,不仅不会使得疫病降低,反而带来巨大压力。刘自逵预计,自今年4月份起,从南到北,随着高温、高湿(雨季)的来临,猪瘟、伪狂犬、腹泻(特别是病毒性腹泻和寄生虫性腹泻)、圆环病毒病,包括后备母猪的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等都容易爆发,而细菌性疾病如支原体病将在非瘟爆发后最先在猪场发作。

“多生、少死、快长”,需要以营养为基础的决战方案

母猪少,母猪质量下滑,母仔猪疾病压力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多生、少死、快长”再次成了决战关键。在种猪基因优势无法保障的情况下,营养就成为当前针对后备母猪尤其是三元母猪的整体解决方案中最重要的环节。营养能够加强猪的非特异性免疫,与动保药品的特异性免疫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最大的有效免疫效果,间接降低非洲猪瘟病毒的感染压力。

农财宝典记者经过调研,2020年生猪业复产稳产,首先仍然是尽可能挑选优质种猪。其次是生产管理。当前防控非瘟的同时,猪价高位运行,越来越多的猪企穷尽一切手段防住非瘟来提高产能。据调研,有90.91%的猪场在生物安全硬件方面投入,有70.45%的猪场大力投入洗消、中兽药、母仔猪保健、繁殖相关激素产品的比例分别为29.55%、22.73%、15.91%。

母仔猪保健方面,营养是整套解决方案的基础。华南农业大学张永亮教授认为,近年来动物疫病发生的严峻形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营养是其中因素之一,动物所需营养物质40余种,目前所采用的营养标准是获得最大生产能力的最小营养需求,并不能完全满足其需求。据了解,广西某猪场委托饲料公司加工专用母猪料,除了补充合理的氨基酸、维生素、能量等,还提高了纤维素含量。

营养对防控非瘟很关键,营养供应长期处于维持正常的代谢水平之下,会导致淋巴器官萎缩、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对病原易感,疫病复发等后果。正业生物大区技术总监张建磊认为,营养对免疫功能影响的途径有以下几点:1)影响免疫系统早期发育,如VA、VB、铁、硒、亚油酸等;2)支持淋巴细胞的合成;如苏氨酸的缺乏会抑制免疫球蛋白及T、B淋巴细胞的产生;3)通过与细胞内受体的结合从而对白细胞产生直接调控,起到抗炎症、抗病毒作用;4)通过影响内分泌系统而间接影响免疫功能。

猪场可以通过科学的整体方案来实现养猪多生、少死、快长,最大可能突破当前母猪基因问题、疾病压力的天花板。改良猪种和母猪料营养搭配,达到仔猪“多生”的目的;通过动保、设备和加强管理,让仔猪平稳度过风险最大的保育阶段,减少仔猪死亡,达到“少死”的目的;通过加强营养,在提高免疫应答水平的基础上平衡料肉比,让仔猪早出栏,“快长”多赚钱。

稳产的前提是要有母猪,2019年是要让母猪活着、能繁;2020年要追求母猪活得好、高繁。只要价格撑得住,安全生产有保证,即便非瘟病毒在大环境中长期存在,猪场仍能兼顾安全和效益,抓住机遇发展壮大。

声明:本网站凡注明有“【独家】”的内容,其作品制作权均属国际畜牧网所有。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国际畜牧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详见本网版权声明及豁免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