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新闻  

“AI”养猪新模式已是必然的趋势!三大动能助推我国由养猪大国“跃迁”养猪强国

来源:新华财经  2024年12月30日  点击:317

我国是全球重要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大国,生猪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养猪大国向养猪强国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智慧畜牧作为畜牧产业的“新质生产力”,正推动传统粗放式生猪养殖向集约化、精细化、现代化转变。生猪养殖全过程的智能化、无人化已是必然的趋势。

近日,在对首届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进行追踪采访的过程中,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我国正在通过“人工智能”叠加“互联网技术”,形成“AI”养猪新模式,技术动能、制度动能、“四链融合动能”成为推动我国从养猪大国“跃迁”养猪强国的三大动能。

制度动能实现扶持举措精准“跃迁”

近年来,我国各级地方政府聚焦“猪链条”培育新质生产力,尤其是注重从产业方向引导、产业质量提升、产业渠道畅通等角度出发,根据不同地域情况大力推动集约化、规模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

广东省是畜禽养殖和消费大省。2023年全省肉类总产量达507.5万吨,全国排名第六;生猪出栏3794.0万头,全国排名第七。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83.1%,位居全国前列。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罗一心介绍,广东畜禽产品种类众多,技术和人才优势明显,凭借这些优势在推动育种、养殖、屠宰、疫病防控、环境控制、行业监管等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特别是在种猪智能选育、生猪精准饲喂、母猪智能查情、生产环境调控和全产业链数据溯源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大幅提高了养殖水平与生产效率。

被誉为养猪龙头企业“兵家必争之地”的广西,行业管理部门正在大力推动畜牧业智慧监管体系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广西农业农村厅在“AI引领畜牧未来-数智赋能畜牧产业创新发展峰会”上介绍,为更好地服务畜牧业数智化转型的需要,在数影科技的技术支持下,广西打造出“畜牧兽医智慧监管服务平台”,该平台围绕养殖生产质量监管和服务壮大产业方面进行智能化升级,将畜牧行业多个信息系统进行融汇贯通,增强了科技金融赋能扶持功能,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养殖数据自动采集,养殖过程在线化监管和“多快好省”的全链条智慧服务。目前,这一平台已经在广西得到全面推广应用,覆盖了广西14个地级市、116个县区、1226个乡镇,监管人员注册使用人数超过4700人,实现在线实时管理养殖场超4.4万家(其中猪场超2.6万家)。

智慧监管平台通过“数据监管模式”,在助推畜牧行业管理多层面提质增效的同时,畜牧养殖业公共数据的价值也得以实现。目前广西依托智慧监管平台公共数据,解决了传统生猪资产不能抵押的问题,生猪活体抵押贷惠民金融服务已实现惠民放款额超过2.6亿元,累计解决10多万头母猪及200多万头肉猪采购生产物资资金短缺的难题。畜牧兽医智慧监管服务平台在福建省、四川省等部分地区得到认可和应用。

技术动能实现六大跃迁

养猪行业公认的原则是:高效率、低成本是实现整个产业走出“养猪周期”,持续健康高效发展的不二法门,而运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生猪养殖向科技型、标准化转型升级以提升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是必由之路。核心是围绕生物安全、环境控制、数智育种、精准营养、查情配种来进行布局和推广。

“有效切断+铁桶猪场”实现生物安全防控。深圳数影科技CEO石广霄认为:从非洲猪瘟防控的成功经验来看,生猪养殖产业应以“有效切断”核心理念,通过创新的“铁桶猪场”模式,采用先进的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猪场生物安全防控的全面升级。

传统猪场安全面临着外部环境复杂、生物安全体系缺失、洗消过程偏差大、管控难等多方面的威胁。针对上述痛点,数影科技“FPF未来猪场解决方案”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依托,打造“铁桶猪场”,结构上划分猪场8大“防非”空间,通过软硬件云边端一体化,解决人员、物资(食材)、车辆等的防控难题,提升猪场生物安全等级,实现生物安全防控流程化、标准化、可视化、规范化,人车物100%洗消合格,保障猪场生物资产安全。

智能环控优化养殖效率实现。以精准的环境控制优化料肉比,通过自动化传感器和智能算法,实现猪舍内温度、湿度、氨气和氧气浓度的动态调节。不仅减少了人工成本,提供了舒适的生长环境,还通过节能减排技术显著降低了运营成本,实现了废气减少和能耗节约,确保了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只都能获得适宜的温度条件,优化了养殖效率和猪只健康。

全域数智育种进入基因育种数字化新时代。全国畜牧总站副站长左玲玲认为:“数据链是实现育种养猪的核心领域,当务之急是将分散在各个企业的数据资源打通,实现全行业受益,畜牧业数字化与联合育种就能大大推动中国迈向养猪强国的步伐。”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深圳数影科技推出的“FPF未来猪场整体解决方案”,以“无数据,不育种”为理念,彻底革新了传统育种方式。通过全面采集猪只成长数据,结合先进算法和智能管理系统,解决了数据获取难题,提升了评估准确性,显著提高育种效率,为每头商品猪增加了经济价值,实现了评估准确性15%以上的提升,引领生猪育种进入数字智能化的新时代。

精准营养实现大规模降本增效。在600头母猪猪场精准饲喂案例中,采取这一做法,每头母猪每年投入3500元计算,每头母猪每年增加收益1281元,只需要2.7年就能收回投资成本。有效减少了饲料浪费,降低了母猪异常淘汰率,实现了养殖成本的大幅度降低和生产效率的显著提升。深圳数影科技CEO石广霄说:“生猪养殖行业‘最佳成本=精准需求+精准满足’,精准营养的强大之处就在于运用AI图像识别、智能测膘、精准称重系统、智能营养算法等技术,实现母猪采食意向智能判断和膘情的个体管理”。

查情配种解决方案。通过集成机器视觉、测距、红外等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了对母猪行为特征的实时自动采集和智能分析。该方案能够精准判断母猪的发情状态,并24小时不间断地监测,智能推送最佳配种时间,显著提升了配种受孕率,同时减少了断配率并提升了窝产活仔数,极大提高了查情配种的效率和成功率。

“四链合一”实现“融合跃迁”

“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四链’”融通是实现从“养猪大国”迈向“养猪强国”的重中之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国相当一部分高校已经与养猪领域的龙头企业保持长达十年甚至数十年的密切合作,加强人工智能、农业工程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利用不同类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动物育种与健康养殖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国家生物育种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国家数字畜牧业(生猪)创新分中心等战略科技力量,在动物遗传育种、营养饲料、疾病防控等领域取得了以国家科技奖为代表的标志性成果,不断为企业注入科技为核心的发展新动能。

华中农业大学与广西扬翔集团股份限公司、广州影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2024-2033农场到餐桌智能服务“十百千万工程”校企联合攻关协议》,以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四链”融通,打造数智产业体系五大方案,助力从农场到餐桌全产业场景装备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姚江林说:“在过去的15年里,以陈焕春、赵书红、李新云为代表的三代华农科学家与广西扬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坚持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把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转化成为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关键词:
声明:本网站凡注明有“【独家】”的内容,其作品制作权均属国际畜牧网所有。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国际畜牧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详见本网版权声明及豁免声明)